3月20日,區委書記丁立新深入金庭鎮專題調研鄉村振興工作,走訪調研“一山一策”山體綜合整治工作,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吳中實踐答好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的時代考題。
近年來,吳中區持續加大政策扶持,精準幫扶舉措,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長效發展為主要目標,強化政策扶持,創新運行機制、發展路徑、管理模式,推進新一輪鞏固提升,促進村級集體經濟較快增長,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效明顯。2022年,全區98個掛鉤單位發揮部門職能優勢,累計走訪300余次,在業務指導、政策爭取、項目引進、資金幫扶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
座談會上,在聽取了東村村、衙甪里村有關負責人對村莊發展情況的介紹后,丁立新強調,金庭沿線村落背靠太湖,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實現強村富民、鄉村振興,關鍵在拓寬“兩山”轉化渠道,以“綠水青山”煥活“金山銀山”。
要科學制定規劃方案,全面摸清家底,既要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保護好現有自然生態,同時要持續挖掘高品質文旅資源,完善配套設施、促進二次消費、實現富民增收。
要堅持強鎮強村富民同向發力,抓住“一山一策”整治機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強鄉村自我造血功能,實現村內收支平衡,讓高質量發展可持續。
要堅定信心,時刻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做好推介宣傳,打響聲譽好、模式精、品質優、效益高的太湖生態島“農文旅”品牌,努力成為踐行“兩山”理念的標桿示范。
金鐸嶺位于太湖西山島北部,海拔103米,嶺下有形狀酷似十二生肖動物的太湖石群,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的地質遺跡。丁立新現場查看了金鐸嶺生態修復項目推進情況,指出要在“一山一策”整治工作指導下,統籌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標準打造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金鐸嶺景區,講好新時代的吳中故事。
東村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島北部,建村于秦末漢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東園公曾隱居于此而得名,該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丁立新沿村徑一路登山,沿途視野開闊,古宅、古樹眾多。丁立新叮囑有關負責人,要系統整合村內資源,一手抓環境保護,一手抓經濟發展,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甪里梨云位于金庭鎮衙甪里村,占地面積約80畝,該村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配合太湖生態島建設,打造景色宜人的“花?!本坝^。丁立新指出,要勇于擴寬經營思路,將特色文旅資源與本土優質農副產品銷售相結合,持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實現富民強村。
水映長灘生態濕地以水杉為主,共有香樟、桂花、紅楓等樹木萬余棵,吸引了多種國家、省級保護鳥類在此繁衍生存。丁立新表示,要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同時,積極探索生態資源轉化路徑。
區委辦、區農業農村局、吳中資規分局、金庭鎮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