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司法局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服務保障民生為基礎,以規范化創建為載體,以高質量發展為動力,以分類建設定級管理為契機,持續開展司法所提檔升級行動,全面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制度化、智能化、實戰化建設水平。
一是引培并重,強化組織建設。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尤其是政法專編的動態管理,建立“實名制”檔案庫,摸清隊伍“底數”。前置用編審核,堅持定人、定編、定崗,確保專崗專用、有人辦事。立足專業化、實戰化鍛造司法行政精兵,制定教育培訓、作風紀律、考核獎懲等規定,定期召開全區司法所長會議,每年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業務培訓,司法所長培訓率達100%,所內人員年均業務培訓達3次及1周以上。建立司法所動態評價機制,樹立鮮明激勵導向,根據考核得分情況對先進所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常態化開展“局機關下基層掛鉤指導活動”,在原有的“科所共建”等工作基礎上,制訂本年度“菜單式”創新項目庫,各科室(中心)與司法所“雙向結對”選擇年度創新項目,集中力量攻關突破、打造亮點。鼓勵年輕黨員干部下沉司法所,引導司法所深入網格、村居開展工作,并由領導班子牽頭對業務薄弱所開展結隊攻堅,局機關走訪指導司法所工作平均每年超2000次。
二是夯實根基,抓實經費保障。全區共劃分2個大型所、4個中型所和7個小型所。定級管理上,共評定蘇州市標桿所3家,高標所2家,標準所8家,2家司法所申報晉級標桿所,1家司法所申報晉級高標所。司法所業務用房總面積達4650余平方米,所均業務用房面積350平米以上,全面完成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建設任務,司法所規范化建成率達100%。落實經費保障,以地方財政資金保障為主、省級資金補助為輔,投入到司法所等一線實戰單位的裝備采購資金在年度裝備購置計劃所占比例為60.8%,投入到大型司法所的年度政法轉移支付資金占全部的14.83%。實行鎮(街道)根據屬地資產管理制度自管,局機關動態監管的裝備管理制度,并適時組織抽查。
三是數字賦能,加載“智慧引擎”。圍繞打造一體化綜合平臺定位,整合推動基層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非訴訟服務中心、指揮中心等平臺的實體化運行,整體推進“數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設,指導司法所全面應用智慧司法所、人民調解小助手、“蘇解紛”非訴服務平臺、江蘇省社區矯正管理系統、蘇州市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管理平臺等,司法所指揮中心建設全覆蓋,均配備相關視頻會議系統和硬件設備。為每個司法所配備2-3臺矯務通移動設備,便于開展社區矯正執法事項。為各司法所、各司法行政工作站配備公共法律服務電子觸摸屏200余臺,實現全覆蓋。4家司法所配備“無人律所”、“公共法律服務一體機”等24小時自助服務設施。
四是先鋒引領,釋放業務動能。結合大中小型司法所分類建設,在全區逐步推進、繼續培育N個品牌司法所和基層司法行政先進模范,木瀆司法所獲評“全省司法所分類建設表現突出單位”。針對轄區產業、民情、文化等特點,推進“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創建,加大對工作經驗和亮點的挖掘培育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名、優、特”司法所。發動各司法所爭做先鋒模范,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民商環境優化、文明城市創建等全區重點工作,樹立基層司法行政良好形象。聚焦太湖生態島建設,持續推進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治保障三大“法治護航工程”,努力將法治打造成為太湖生態島建設的亮麗名片。重點做好甪直、金庭司法所搬遷建設指導工作,開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實地參觀學習活動,對標先進補短板揚優勢,精準提升司法所建設質效。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